福州市

闽清:西红柿“红”了日子

2025-07-13 08:31
| | | |

  日前,走进闽清县云龙乡官庄村双龙合作社的大棚,只见一排排西红柿挂满藤蔓。

  “今天采摘的西红柿是‘203’新种,每公斤上市价格在10元左右。官庄村是全县最早种植西红柿的村子,很多村民靠种植西红柿致了富。”正在果园采摘的官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邓云随手摘下一粒西红柿,用手擦擦,一口咬下,“你看,松软爽口,酸甜多汁,入口即化。”

  闽清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种植西红柿。当时,每斤西红柿的售价在0.5元左右,每亩收入是种粮的1.5倍,许多村民见有利可图,纷纷参与种植。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村民一直按传统方法种植,导致西红柿产量不高。为此,云龙乡请来县农技人员田间会诊,查找原因,对症下药。专家针对品种老化、土壤板结等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乡里听从专家的建议,一边分批引进沙瓤绵蜜、口感清甜的“203”“903”等新品种,一边动员村民实行田间两茬轮换制度,防止土壤板结,降低病虫害发生率。

  近年来,闽清县积极对接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的专家,通过实施省级“一村一品”示范基地标准化建设,帮助种植户开展田间测土配方施肥、化肥减施增效、科学节水灌溉和绿色生态防控,使西红柿产量和品质得到大幅提升。全县西红柿种植基地从云龙乡扩大到白中镇、白樟镇等6个乡镇36个村庄,种植户增加到3200多个,种植面积同比增长35%,每亩单产提高37.3%,每公斤销售价最高卖到20元。

  但问题随之而来。产量的增多叠加销售渠道的不畅,导致闽清西红柿的售价一度下滑,部分农户产品滞销,大家忧心忡忡。

  为打开销路,闽清通过创新销售模式,多方位拓展市场渠道。除了维持原有的农贸市场渠道外,当地着力开拓电商、社区团购、商超批发、订单农业、现场展销会等五大销售场景,带动产品销售量一路攀升。去年,通过该方式售出的西红柿达4910万斤,占总销量的75.6%。尤其是云龙乡以两家合作社为基础组建西红柿销售联盟,与福州华威等3个农产品批发市场签订订单农业合同,对西红柿进行分级分质销售,每斤3~5元不等,日均可供应3万斤,持续至8月份当地西红柿采摘期结束。

  “打通销售梗阻,让农民既增产又增收,这样西红柿产业才能越来越好。”省科特派杨小浪说,目前,闽清西红柿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种植面积达1.4万亩,总销售收入达2亿元,种植户亩均增收3250元,解决当地农民就业2100多人。(陈其彬 黄铮民)

来源:福建日报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