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厦门持续推动反诈工作法治化、系统化升级——

从“全民学”到“全民防”

2025-07-05 07:37
| | | |

  “欢迎来到厦门公安的直播间!只要动动手指完成刷单任务,就能不劳而获,绝对让你血本无归!心动不心动?”暑期前夕,备受广大网友喜爱的厦门公安反诈直播间开进了厦门市的中小学课堂。民警化身主播,向学生介绍常见诈骗手法,进行暑期安全提醒。

  这是厦门公安推动反诈工作法治化、系统化升级的一个缩影。2020年至今,厦门市电信网络诈骗警情连续5年同比下降。厦门市跨部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新机制,已成为厦门市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获评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优秀创新经验”。

提升技术反制新战力

  与传统的电信诈骗相比,网络数据规模庞大、传播链路复杂。如何抢先一步找到潜在受害对象实施拦截,是公安机关破解反诈谜题的关键。

  据悉,厦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心(以下简称“打击治理中心”)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批量识别诈骗网站和APP,精准找出被骗子盯上的潜在受害人,并联合通信运营商研发预警模块,每天从上亿通电话中精准识别、实时阻断诈骗电话。2020年以来,已经累计识别并阻断诈骗电话434万余通。

  同时,厦门持续扩大警银合作网络,建立完善溯源查询机制,全方位追踪资金流向,实施“7×24小时”紧急止付机制。2020年以来,成功阻止15.64万名受害人继续汇款,避免群众经济损失达27.75亿元。

  “对于紧急预警,我们以110指令形式推送派出所,由民警按接处警标准处置,高危预警则要求民警24小时内与潜在受害人见面。”厦门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反诈工作处处长胡建跃介绍。

  6月19日,厦门市公安局湖里分局接到一条预警指令,市民李先生可能正在遭遇“股票投资”网络诈骗。此时,李先生已经在银行取现,准备前往外地缴纳“保证金”。禾山派出所社区民警林辉跃接收指令后,立即电话联系李先生,告知其可能被骗。

  面对民警的来电劝阻,李先生不以为然,称自己取现是为了还钱,仍准备继续前往外地。林辉跃没有放弃,一边联系李先生进行劝阻,一边向厦门市打击治理中心报告,协调海沧分局警力协助拦截李先生的车辆。短短一小时内,林辉跃就给李先生打了10余通电话进行劝导,终于让李先生停下来。随后,海沧分局民警也第一时间找到李先生,在民警面对面的耐心劝导下,李先生最终意识到自己遭遇诈骗,及时避免了经济损失。

探索全民反诈新路径

  5月,厦门某珠宝店内,两名“不看款式,只了解克重、额度”的“奇怪”客人引起了店长的注意。随即,店长便通过店内联防专线报警,厦门市公安局思明分局梧村派出所民警迅速到场,成功将刚刚入厦的4名犯罪嫌疑人一网打尽。

  警民联动快速破案,是全社会越来越多力量加入反诈的真实写照。“打击诈骗道路上,全警反诈只是起点,全社会反诈才能抵达终点。”厦门市打击治理中心民警洪恒亮告诉记者。

  当前,厦门市各行各业协同反诈的“防火墙”不断筑牢筑强——联合市医保局,签订防骗宣传紧急联动备忘录,依托全市2000余家医药机构开展反诈宣传;联合市教育局,制定出台全市校园防骗宣传工作方案,在全市范围内组织暑假前“防骗一堂课”;与本地12家大型企业合作,对求职人群开展针对性宣传,覆盖全市132万名灵活就业人口。

  不仅如此,反诈防骗的“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大。厦门积极动员外卖骑手、快递员、网约车驾驶人等群防群治力量,携手外卖平台开展反诈防骗宣传,1700余名骑手成为“反诈骑手”,将印有反诈提醒的垫餐纸连同外卖物品送到顾客手中;定期在派出所开展反诈培训,邀请网约车、保安行业工作者参加,介绍典型骗局、揭露诈骗手法。

  日前,快递员柯某敏锐地发现运送的物品重量明显与实际情况不符,联想到民警宣传的寄送现金的诈骗手法,便立即请求民警核实,最终实现成功拦截;网约车司机周平(化名)接到一笔转运黄金至外地的订单,瞬间想起厦门警方反诈宣传的“线下实物交易”套路,当机立断进行报警,协助警方成功阻止了一场骗局的发生……从“全民学”到“全民防”,越来越多厦门市民化身“反诈哨兵”,织密反诈“防护网”。(记者 黄星榕 通讯员 张露悦 官雨昕)

来源:福建日报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