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井:“大党委”织就平安网
在金井镇蜿蜒的26.5公里海岸线上,承载着无数渔民的生计与希望。这片繁忙而重要的海域,正经历着一场治理效能的深刻变革。
金井镇深化落实“大党委”工作机制,挂钩市领导下沉镇村担任“大党委”书记,统筹协调市人大办、农业农村局、公安、海警、海事、海防等多部门构建的“党建+渔船管理”联动体系,展现智慧渔港平台应用、海上安全治理成果,托举起万顷碧波的安宁与活力。
科技破壁 联合治理
走进金井镇商渔共治联管中心,科技感迎面而来。一面巨幅电子屏掌控着海岸线的脉搏,省渔船动态监控、公安海防视频、智慧海事、市船舶管理、智慧网格——五大系统信息在此交汇融合。北斗示位仪精准锁定每一艘船舶,甚高频电台的呼叫瞬间直达船舷,真正实现了“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船”。
“过去最大的困扰就是‘信息差’。”围头海防派出所所长庄龙彬坦言,“成立大党委之前,部门间沟通协调耗时耗力,有时最佳处理时机就在等待中溜走。”
“大党委”制度的实施,彻底打破了这一僵局。金井镇在全省率先探索“镇村吹哨、部门报到”联合机制,建立了覆盖“市、镇、村、网格”四级的治理网络:14个“1+5”责任捆绑包船专班扎根镇村两级,15名机关中层干部常驻镇船管站,32名专职船管员驻守6个村级停泊点,确保指令畅通、响应迅速。
某日下午3时许,智能平台警报与群众举报线索同步闪现:数艘可疑渔船在围头湾海域游弋。农业农村局、公安、海警、海事组成的联合执法组迅疾如风,围堵登检一气呵成。经查,目标船涉嫌非法捕捞与擅自改变作业类型。当夜23时,涉案船舶已被押扣至码头。2024年以来,这样的雷霆行动已精准打击15起海上违法违规事件。
“下一步,我们将深挖船舶轨迹大数据,强化AI智能识别,让动态防护和应急处置的链条更稳固高效。”庄龙彬的目光中透着对未来的坚定。
解忧于心 守护于海
休渔期来临之际,“有什么困难都可以和我们说!”成了金井镇围头村“大党委”副书记姚卡尔一行走进渔民家中最常说的话。他们深入渔户,关怀生活所需,细致讲解政策,将温暖送到渔民心坎上。
这份服务的温度也延伸到了矛盾化解的前沿。在围头村的老船长调解室里,经验丰富的调解员正耐心调处一起因劳务费用引发的邻里纠纷,力求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全力践行“小事不出船、大事不出港、矛盾不上岸”的治理理念。
烈日炎炎,来围头金沙湾景区游玩的游客依旧热情不减。为保障旅客安全,围头海上义务救护队队员每天都会驾驶摩托艇开展日常巡护工作,日复一日,坚守着海上的生命线。
去年,一名男子报警称被上涨的海水围困在围头金沙湾附近礁石,情况危急。接警后,镇政府、海防、海警、海事等部门迅速联动响应,救援人员火速抵达现场,救援队队长吴聪敏凭借对海况的熟悉,果断制定救援方案。在多方密切配合下,男子被安全引导下水并救回岸上。这次成功的多部门联合救援,正是“大党委”引领下快速响应、专业处置能力的生动体现。
“马上涨潮了!请靠近海边的游客往回退!”监控屏上游客危险行为甫现,高音喇叭的警示声已在海滩上空回荡。望着这片安宁祥和的海域,围头村党委副书记蔡雄彬感慨道:“村民们从‘旁观者’真正变成了‘主人翁’,守护家园、保护海面的意识空前高涨。”
干部联动的精密机制,渔民自觉的守望相助,共同构成了守护这片蔚蓝的坚实力量。(蔡凯琳 吴宏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