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数据产业行稳致远
□林晓新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简称《建议》),将数据要素纳入未来五年发展核心布局。《建议》明确提出:“健全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建设开放共享安全的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深化数据资源开放利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作。”这一部署标志着数据要素已成为关键生产要素,不仅为数字中国建设指明方向,更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关键支撑。
数据产业是指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对数据资源进行产品开发与服务创新,并通过流通应用实现价值转化的新兴产业。发展数据产业,既是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的核心举措,也是落实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下,我国数据产业规模稳步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呈现三大特征:一是产业规模持续增长,2024年达5.86万亿元,相关企业超40万家,市场活力增强;二是产业链日趋完善,从底层设施到应用场景各环节专业化企业涌现,形成协同生态;三是集聚效应凸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依托人才、技术与资本优势,打造多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数据产业集群。
尽管数据产业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但仍面临多重挑战。为应对挑战,推动数据产业行稳致远,必须采取系统性的对策,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协同发力——
健全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加快制定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等关键领域的法规标准,明确各方权责,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从根源上解决数据管理混乱与制度滞后等问题。如“十四五”期间,福建率先构建了全省一体化公共数据体系,建立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价格形成机制,形成覆盖数据汇聚、治理、登记管理、开发应用的全流程市场化配置体系,成为全国首个系统推进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省份。
强化技术创新与融合应用。聚力突破数据存储、计算、分析等关键环节的核心技术,加快国产基础软件的研发与应用。同时,深入实施“数据要素×”行动计划,在工业、金融、医疗等重点领域打造一批高价值融合应用场景。
构建协同共生产业生态。政府应积极引导,支持组建以大企业为引领、中小微企业广泛参与的创新联合体,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知识共享与业务协作。通过建设高水平数据产业园区,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形成错位发展、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协同效能。
筑牢数据安全与合规基石。应同步推进隐私计算、数据脱敏等安全技术研发与应用,构建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监管与合规治理体系。通过技术防护与制度监管相结合,在确保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前提下充分释放数据价值,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作者单位: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党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闽政通APP

闽公网安备:35000899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