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思维传承弘扬书院文化
□吴振湖
讲书院离不开朱子,讲朱子也离不开书院。朱子讲学著述,深耕于书院,一生创建、修复、读书、讲学或题词刻匾、赋诗作记的书院达67所。
今天我们还能见到朱熹留下足迹的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武夷精舍等,实地感受书院之厚重与中华文化之博大,这是一种幸运。这份“幸运”需要被珍视,更需要延续。如何以创新思维激活书院文化的生命力,使其在教书育人、思想交流、文化创新等方面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近年来,朱熹诞育地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的南溪书院以创新思维传承弘扬书院文化,使之在现代教育与文化建设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其走过的路径和总结的经验可资借鉴。
发挥书院教书育人的作用,培育时代新人。书院不仅是知识传承之所,更是塑造人格的摇篮。朱熹在岳麓书院倡导“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将道德教育与知识传授融为一体。今天,我们应传承书院“经世致用”的传统,将其融入现代教育体系。一方面,可通过书院文化进校园,设置经典诵读、国学讲座等课程,让青少年在传统文化浸润中涵养家国情怀;另一方面,借鉴书院师生共研、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沉浸式学习场景,使书院教育理念在数字化时代焕发新生机,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比如,南溪书院创新打造“书院生活体验营”,将传统书院教育模式与现代研学实践相结合。通过“师生共研”模式,邀请高校教授与中小学生在书院开展《朱子家训》精读、传统礼仪研习等特色课程,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创新性传承。
把书院打造为思想文化激荡交流的平台,促进文明互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中国书院史记载了“朱张会讲”等盛况,长存着不同学派交流对话、求同存异、激荡发展的典范和佳话。新时代的书院应继承这种开放包容的精神,成为多元文化碰撞的舞台。一方面,可定期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文化主题论坛,邀请国内外学者共同探讨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另一方面,利用书院古建筑群打造文化体验空间,开展沉浸式文化体验活动,吸引海内外民众参与。比如,近年来,南溪书院发展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南溪书院学术奖”开办5届来,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99部专著和267篇论文,其中5部专著获专著奖、13篇论文获论文奖。
创新是书院文化永葆生机的源泉。朱熹在考亭书院构建“理学体系”,在白鹿洞书院制定学规,无不体现其革故鼎新的精神。当今时代,书院文化传承需秉持这种创新精神。一方面,要推动书院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跨学科研究,将传统书院文化与现代学术研究相结合;另一方面,鼓励利用新媒体手段对书院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如开发书院主题数字文创、打造文化纪录片等。比如,南溪书院联合当地朱子文化传媒集团,运用大数据技术系统梳理朱子学派文献脉络;同时推出《书院四季》系列短视频,通过“数字礼乐”等创新形式展现传统礼仪,使千年书院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闽政通APP

闽公网安备:35000899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