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快评
让世遗文化“活”向未来
□黄琼芬
日前,泉州市鲤城区正式印发《鲤城区打造“世遗泉州 时尚之都”中心城区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明确提出以时尚为载体,聚焦非遗、智造、餐饮、住宿、购物五大重点领域,实施四大行动,着力打造世遗泉州核心区时尚产业策源地、展示窗和消费场。这一方案不仅描绘了一张清晰的产业蓝图,亦开启了一场文化遗产走进现代生活的深刻实验。
文化遗产,重在保护,贵在传承。鲤城计划通过“时尚空间融合、时尚设计赋能、时尚品牌培育、时尚优品出圈”四大行动,系统推进世遗资源的现代转化。无论是打造中山南路时尚优品街区,建设跨界合作的科创园区,还是推出“非遗×时尚”联名产品、布局海外展销中心,都体现出从“史态”转“活态”的清晰路径——让文化遗产走出博物馆,走进商业体、秀场、街区乃至全球市场,从“历史标本”变为“时尚元素”。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中设定了一系列实打实的量化目标:到2027年,建成多个时尚设计中心、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打造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并推动线上消费增长50%、电商交易额突破250亿元。这些目标表明,鲤城不仅要让文化“活起来”,更要让产业“强起来”、经济“旺起来”,力求在保护与发展之间建立可持续的良性循环,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重提升。
如今,“国潮”风起,“新中式”走红,一系列消费新风尚展现出文化IP与时尚业态融合的巨大潜力。与此同时,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更为文化遗产的再现、传播与再创造提供了全新可能。鲤城以时尚为接口,融文化于产业,正是对这一趋势的积极响应——文化的生命力,不囿于静态存续,而是在创新中被不断重新诠释、在日常中被持续赋活。
融入时代、贴近生活,文化遗产才能焕发永恒的光彩。鲤城的探索,致力于在古城巷陌中织入现代设计的经纬,在千年遗韵中注入时尚生活的脉搏。这或许正是文化传承最动人的样子:既传统,又时尚;既扎根历史,又奔向未来。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