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屏山时评

“好房子”里藏着民生温度

2025-08-06 08:35
| | | |

□李焕泉

  日前,福建省住建厅组织编制了《福建省“好房子”设计技术指引(试行)》,为新建城镇住宅项目提供设计指导,助力住宅建设高质量发展,回应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既有住宅改建、扩建也可参照执行。

  “好房子”里藏着民生温度。这份《指引》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四大支柱,重新定义“好房子”的内涵。尤其将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等置于首位,牢牢守住房屋安全质量这一民生之基,也呼应了人们对美好居住体验的深层向往。

  从“有居”迈向“优居”,一字之变,折射发展理念的深刻转型。当基本居住需求满足后,人均居住面积不再是唯一标尺,人们渴望更舒适的空间、更安心的质量、更智慧的体验。《指引》将“防潮防霉”“福建气候适应性设计”等具体要求纳入标准,体现出住房建设正回归对百姓生活本真需求的细腻体察。“基础类”筑牢安全底线,“完善类”提升功能便利,“提升类”则指向性能飞跃。这种分层推进的思路,不仅为“好房子”建设铺设了阶梯式路径,提供了可操作的路线图,更让“好房子”的品质有了可衡量的标尺。

  建“好房子”绝非等同于建“大房子”“贵房子”,而是要切实解决居住痛点,全面提升住房品质。政策协同与示范引领为“好房子”落地提供了沃土。5月底,我省10部门联合发布《推进“好房子”建设行动方案》,明确今年将试点打造一批涵盖保障房、商品房、既有住房更新改造的“好房子”项目。这份《指引》则加速了“好房子”从概念走向实体的进程,既守护民生安全底线,也激活城市更新动能。近日,我省打造保障性住房“好房子”样板入选住建部经验做法,其意义尤为深远——当保障房也能成为“好房子”标杆,重塑的是社会对居住公平的认知。

  图纸上的“好房子”,要真正矗立在生活中,执行才是核心。当下公众的住房焦虑,聚焦于价格与品质的矛盾。“好房子”要成为民心工程,必须守住普惠性与成本控制这两条生命线。如何确保精细标准在施工中不打折?如何建立贯穿设计、建设、验收全流程的严格监管?如何让“好房子”成为房企的自觉追求?如何实现房屋品质的长效管理?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将决定《指引》的生命力。当前,“好房子”有效供给依然不足,亟需政府、房企等各方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监管机制与行业生态的协同进化。

  “好房子”不仅是遮风避雨的港湾,更是承载生活梦想的温暖载体。只有当住宅建设真正以“人”为中心,让每一室每一厅都盛满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政策文本的温度才能转化为触手可及的暖意。

来源:福建日报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