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党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
□张涵婧
习近平总书记在6月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党肩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任务十分繁重,面临的执政环境异常复杂,自我革命这根弦必须绷得更紧。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如何进一步加强自身治理现代化,是必须回答的现实课题。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与关乎政党存续的生命根基,这种历久弥坚的政治品格绝非与生俱来、一劳永逸的,而是历经持续的自我革命淬炼而成。党的自我革命是推动马克思主义政党治理现代化的核心,也是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根本途径。中国共产党要破解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难题,就必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持续推进自我革命、强化政党治理现代化。
◆自我革命与政党治理现代化的共同指向
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与政党治理现代化之间呈现出目标导向与路径支撑的辩证统一关系,同时也是相辅相成的共生关系,二者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实现党的崇高使命这三个维度上具有共同指向。
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角度来看,政党治理现代化通过党内法规体系、权力监督体系、干部考核体系等刚性制度,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求固化为可量化、可追责的标准;自我革命以批评和自我批评、巡视巡察、反腐败斗争等“刀刃向内”举措,不断扫除背离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为制度运行注入持续动力。从提升党的执政能力角度来看,政党治理现代化以“提升执政效能”为终极导向,通过优化执政体系、提升治理效能强化党适应时代变迁、引领国家发展的能力;自我革命则聚焦保持党的肌体健康与先进纯洁,以“保持先进性”为直接目标,清除积弊、严明纪律、净化队伍,二者共同服务于长期执政的核心逻辑。从实现党的崇高使命角度来看,政党治理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是把党锻造成能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坚强领导核心;自我革命的根本旨归则是防范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确保党始终担当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角色。
◆自我革命推进政党治理现代化的理论遵循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键在党,管党治党与建设现代化政党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组成部分。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这“四个自我”,涵盖清除病灶、制度修补、适应变化及能力提升,最终凭借自我革命的持续性,推动政党治理现代化,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将传统“内省”智慧与现代治理体系相融合的独特路径。
自我净化是政党治理现代化的基础。以“零容忍”反腐败和“经常性政治体检”为手段,首先在价值层面排除一切侵蚀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杂质,通过政治思想教育强化理想信念,修复党的健康肌体;通过组织建设,抓住“关键少数”,强化队伍约束。这些措施为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干净”的干部队伍和健康的政治生态,确保治理方向不偏不倚。自我完善以党章为根本、以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为支撑,对权力运行、决策执行、监督问责等制度存在的短板进行动态修补,形成与国家治理体系相衔接的“制度矩阵”。这种制度化的自我完善,使政党治理现代化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体现了党对“制度现代化”与“现代化制度”双重任务的自觉。自我革新是政党治理现代化的动力源泉,以问题导向和改革创新精神,对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组织方式、工作方式进行重塑,确保治理能力与时代需求同步迭代,避免了因僵化导致的治理失效。自我提高确保治理主体具备现代化所需的能力与素养,通过持续的理论武装、党性教育、专业训练,把党的理想信念、斗争精神、专业本领转化为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自我革命推进政党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提出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九个以”的实践要求,明确要以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为根本目的推进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在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通过自我革命不断提升自身以更加适应现代化发展需求,从而确保党的建设和各项事业稳步推进。这就要求我们以实现政党治理现代化为轴心,聚焦破解当前党面临的突出问题,以系统周密的措施,使自我革命成为推动政党治理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一、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引领发展方向。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符合国情的重要治理模式。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必须将其置于首位。唯有全面加强党的领导,通过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涵养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中国共产党才能坚定沿着既定正确目标走稳走好,确保国家现代化建设不偏离正确政治方向与初心使命。“两个确立”是全面从严治党、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在现代化国家建设中构建一个强大的政党,通过强化“两个确立”,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提升党的治理能力。
二、健全强化监督机制,完善制度体系。针对过去相关制度存在空白、模糊、滞后等问题,“立改废释”,明确行为边界,划出纪律红线。构建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各类监督相互衔接协调的监督体系,提升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通过政治监督、巡视监督等多种方式,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提升政党治理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加强党内法规建设,强化权力制约。通过党内法规的规范和约束,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在新时代,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推进依规治党,关系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
三、落实正风肃纪反腐,清除不良风气。体制机制障碍、能力短板、脱离群众风险等降低治理效能的问题,是自我革命的重点对象。自我革命所揭露的矛盾问题及形成的倒逼压力,为现代化提供了明确的问题导向和改革突破口。自我革命“刮骨疗毒”的决心与政治勇气,为有效治理扫清障碍,为触及深层利益、打破利益固化藩篱的现代化改革提供强大动能。要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为政党治理现代化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四、提升政党治理能力,适应时代要求。通过党的自我革命不断创新并推动党的治理理念、治理方式等的现代化,强调法治思维、科学决策、民主管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治理效率和质量,避免新兴技术带来的新的治理盲区,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流程体系。通过自我提高等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途径,夯实其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解决干部“本领恐慌”与专业化治理需求错位的难题,筑牢政党治理现代化中的人才支撑。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