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构建高质量现代流通体系 推动福建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09-27 10:33
| | | |

□阮晓菁 施生旭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强调:“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要“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建设后疫情时代高质量现代流通体系,是打造全国统一大市场、打通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基础,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

建设高质量现代流通体系是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流通是生产和市场、供给和需求、分配和消费的纽带,流通的顺畅与经济发展活跃密不可分,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大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质量现代流通体系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马克思认为,生产决定流通,而流通反作用于生产,在特定条件下,流通也决定生产。近年来,受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的影响,原本相对稳定的国民经济循环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堵点,流通能力滞后于生产能力的问题逐步凸显。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达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目标。国内国际双循环都离不开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是“六稳”“六保”的现实需要,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

  高质量现代流通体系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重要保障。

  建设高质量现代流通体系,有利于优化网络布局与城乡之间、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流通体系,能够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促进国内外市场融合发展,提高流通效率与资源配置效率,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升“丝路海运”优势与竞争力,实现流通产业信息化、标准化、法治化与国际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

  高质量现代流通体系在为企业纾危解困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流通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对经济发展各种要素的高效流动起到优化整合作用。当前,我国市场主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建设高质量现代流通体系能够畅通人流、资金流、商流、信息流、技术流等,为供应链、销售链、服务链和产业链提供有效衔接的纽带,能够在更大范围把生产和消费联系起来,扩大交易范围,推动分工深化,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财富创造,为企业纾危解困。

建设高质量现代流通体系

推动福建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挥流通引导生产、促进消费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和优化福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不断打通流通领域的堵点、断点和痛点,积极落实政策助企纾困解难,降低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推动福建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立和完善竞争政策体系,优化福建现代流通体系营商环境。

  后疫情时代,竞争政策更加强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构建良好的市场秩序、公平竞争和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实现生产与市场、企业主与消费者之间自由选择互动,这是现代流通体系构建的内在需求与动力。首先,要构建更加完备的竞争政策制度体系,对促进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发展的政策同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进行统筹协调,降低疫情期间流通政策对福建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不断推进新经济新业态创新发展。其次,要发挥更加有效的竞争政策规制作用,构建流通企业内部自身监管和行业协会、上下游企业、媒体、民主党派、专家学者、社会公众等多元化外部社会监管协同机制,以数字化赋能竞争政策规则多元渠道与创新方式,从全周期管理意识角度实现竞争政策规则的内循环发展。

  统筹推进现代流通领域软硬件建设,完善福建现代流通体系基础设施。

  要充分发挥政府在统筹推进福建现代流通领域软硬件建设上的重要作用,制定后疫情时代福建现代流通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做好现代流通体系上下游、产供销、内外贸一体化衔接的整体性与系统性战略顶层设计,做好重大突发事件下流通有效运转的预案和相应物品的储备,适应后疫情时代国际竞争与合作发展的战略布局。

  在硬件建设方面,一方面,要推动福建重点港区物流基础设施,加快机场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推进特色农产品物流园和陆地港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各个园区物流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和集约化;另一方面,加快福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推动全省冷链物流网络布局,有针对性培育发展各地市冷链物流重点企业,用好冷链物流产地仓、中转仓、前置仓、销地仓等仓储物流设施,实现线上高效对接、线下快速流通。

  在软件建设方面,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现代流通领域的制度规范和标准,通过简化行政审批、降低物流税费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实现流通领域营商环境的优化,统筹推进福建现代物流运输体系、现代商贸流通体系与国内统一大市场的有效融合发展;另一方面,加强电商与快递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完善福建“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节点体系,严格落实国家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健全县域经济、特色产业物流体系,加强城乡物流配送集约化、均等化建设,将物流运输打造成优化资源配置的新动力,将商贸流通打造成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数字赋能现代流通产业建设,创新福建现代流通体系新业态新模式。

  数字化转型升级是现代流通产业发展的趋势,要积极推进后疫情时代流通领域“互联网+”到“物联网×”的产业化升级。

  首先,完善后疫情时代福建大流通网络建设规划,通过推动流通产业互联网与物联网平台建设,积极推进智慧港区、智慧机场、智慧园区、智慧平台等建设,加快建设无人场站、智能化仓储等物流设施,实现福建现代流通体系信息化、数字化与智能化,不断优化流通产业管理创新服务。

  其次,充分发挥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在助推后疫情时代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方面重要作用,实现“互联网+”与运输、仓储、装卸、包装、配送等各个物流环节智能化有效融合,实现物流业与其他产业的联动发展,优化供应链管理,创新福建现代流通体系新业态新模式。

  再次,培育和发展福建第三方物流数字化发展,构建后疫情时代数字化安全监测系统,不断创新第三方物流企业产业科技和商业模式,建设一批在国内国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数字化供应链企业,实现福建现代流通体系一体化,以降低流通成本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

  做强“丝路海运”品牌和平台,提升福建现代流通体系服务新格局。

  2018年底,福建率先开行“丝路海运”,这是福建与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新通道。

  首先,要做强“丝路海运”品牌和平台,进一步发挥福建“海丝”核心区优势,不断深入推进“丝路海运”和“丝路飞翔”工程建设,促进后疫情时代福建港口系统融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港口的海运物流服务生态圈。

  其次,加强疫情对流通领域影响的监管机制建设,完善港区及流通企业线上线下多重把关质量体系,科学合理对进出口商品进行核酸检测,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和抵制侵犯知识产权,加强立法、执法和标准体系建设,不断健全后疫情时代“丝路海运”制度规范和标准,提升福建现代流通体系深度融入服务“一带一路”新格局。

  第三,积极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建设,加快布局临港(海港、空港、陆地港)物流园区建设,不断优化临港物流园区营商环境建设,推进后疫情时代福建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承载城市建设,加强生产能力和应急保供能力建设,吸引外贸货物、内贸南下货物在福建港口中转,促进福建成为衔接东西陆海联运通道、南北海运通道的核心枢纽基地,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通道提供重要保障。

  (作者为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

附件:

政府文件全真版:

温馨提示: 请使用OFD阅读软件浏览源文件,如未安装点击下载

来源:福建日报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