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出台关爱措施,解决9000余名网约车司机的急难愁盼——
方向盘上知冷暖
一部手机连接起了人们的衣食住行,也催生了无数工作机会。近年来,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蓬勃兴起,作为数字时代的新型劳动者,网约车司机让市民出行更便捷。然而,他们又常常受困于平台算法等压力,境遇令人关注。
以漳州为例,目前有活跃网约车6000多辆,活跃网约车司机9000余人。今年2月,当地以网约车司机群体为试点,出台了《关心关爱网约车司机群体若干措施(试行)》,探索关爱凝聚新就业群体的举措,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
随着措施逐步推行,产生了什么效果?近日,记者进行了探访。
困局:
被算法与成本裹挟的奔忙
入冬时节,天蒙蒙亮,王凯军就已经坐在车里,准备迎接新一天的奔波。从早高峰穿梭在车水马龙的主干道,到小憩在夜深人静的充电站里等待满电收车,作为一名在网约车兴起时就入行的老司机,他几乎跑遍了漳州市的每一片土地。
王凯军是江西人,10年前来到福建跑起了网约车。前些年,他平均每天出车12小时。“以前基本每天都跑,有时特别累了才会休息一天。现在身体吃不消,跑不动了。”
同王凯军一样,以量取胜是许多网约车司机的选择。每天长时间出车一方面是为了多接单、提高收入;另一方面,在线服务时间越长、好评越多,积分则越多,会被系统优先派单。
然而,在这样的算法规则下,网约车司机依靠平台接单,没有议价权。出勤天数、在线时长、服务单量、高峰期冲单量、系统指派单完成度、乘客满意度……被KPI捆绑的司机们不得不四季无休、三餐不定。
“早饭一般都在车里,随时‘抓一口’,午饭晚饭说不准。”网约车司机陈兵告诉记者,晚上偶尔能蹲到跨区、县的“大单”,但半夜返程拉不到人,空车回家又不划算,“就索性在目的地找个地方停车,车里凑合睡一晚”。
然而,因网约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司机数量增长等因素,长时间泡在车里,不仅不会带来更多收入,反而将司机们推入新的困境。
“以前行情好时,一个月能到手近两万元,现在单价低、抽成高,还经常有硬塞来的‘一口价’和特惠单。”王凯军说,“车辆保养、保险、折旧,样样都要钱,如果再算上违章、事故、乘客投诉等,跑车不好赚了。”
陈兵也感慨道:“每年交保险费时最肉疼,第三者责任险还是得买,车损险就有点舍不得买了;想换家保险,对比了几家,有的报价高得离谱,有的一定要我买捆绑险种,不然就没得谈。”
长期以来,新能源网约车“投保难、保费贵、拒保多”是压在方向盘上的另一重负。虽然有一些网约车司机为了防范意外,或多或少还是会多买几类保险产品,但同行普遍关心的是落进口袋的收入,而不是长远的保障,有的干脆选择化身“裸奔的交强险战士”,或者在投保时,以私家车名义购买保费更低的“非营运”保险,蒙混过关。
破局:
从“优派积分”到“暖新食堂”
对此,去年底以来,漳州市委社会工作部、交通运输局等部门深入一线摸底调研,详细了解新就业群体的所需所盼。
经过前期调研梳理,今年2月,漳州市出台《关心关爱网约车司机群体若干措施(试行)》(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保障网约车司机的权益,提升其获得感、幸福感。
《若干措施》聚焦当地网约车司机群体急难愁盼问题,汇集多方力量,构建多方协同关爱服务体系,从党建引领、能力提升培训、网约车平台派单、柔性执法、网约车保险优惠便利、子女教育保障、健康体检、医疗互助、灵活就业人员公积金缴存等方面,提出了12项具体关爱举措。
依据《若干措施》,漳州市以本地网约车企业漳州蓝海科技有限公司(帮邦行)为试点,制定公平、公正、合理、可操作的“优派积分”制,引导司机热情服务、文明驾驶,对表现优秀的司机,从运营时间、平台排班、优质订单指派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
“我们希望能把司机从重效率的冰冷算法中解放出来,引导平台良性竞争,探索兼顾平台、司机、乘客三方权益的派单机制。”漳州市委社会工作部二科科长宋侃鉴说道。
“现在可以节省空车等待的时间,不必长时间耗在车里,每月能增收800多元。”在网约车司机杨南湖看来,“优派积分”不仅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担当,自己要在服务质量、车辆整备等方面做到更好。
为解决新就业群体“热饭难寻、歇脚无处”的现实问题,今年5月,漳州市首个服务新就业群体的暖新食堂在龙文区蓝田综合大市场开张。食堂明厨亮灶,9.9元任选两荤两素一汤,小菜和米饭1元无限畅吃,还适配新就业群体的工作特点延长了午餐晚餐的供应时间,市场配套的3000个停车位可以免费停车1.5小时……
到目前为止,漳州市已有21家暖新食堂营业。
宋侃鉴说,这段时间,各食堂收集到新就业群体的诉求,开始优化运营。比如,11月9日揭牌营业的云霄县暖新食堂,为夜间奔波的网约车司机和外卖骑手特别增设了夜宵简餐窗口。同时,新就业群体流动性大、分布广泛,单一形态的食堂或驿站可能出现服务“孤岛”的问题,需要在推进暖新食堂建设的同时拓展功能,使之成为一个个综合性服务节点,织密新就业群体的关爱服务网。
守护:
为“城市游牧者”织就安全网
随着《若干措施》的进一步落实,困扰网约车司机的保险问题也迎来转机。
今年5月,漳州市物流行业党委联合漳州金融监管分局、市保险行业协会,共同会商解决网约车保险难、保险贵的难题。
“破解车主喊贵、险企喊亏的困局,要把能管的、该管的都拉到一张桌子上,把话讲透,一起商量。”漳州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市物流行业党委书记吴汉川说道,“扎实保障合法、守规、文明的驾驶员的权益,也能鼓励引导更多网约车司机文明驾驶,规范道路交通秩序。”
为兼顾网约车司机与保险公司双方的权益,实现保费与风险的合理匹配,漳州市正健全网约车行业与保险行业的“白名单”数据共享机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司机的驾驶习惯、行驶里程、出险记录乃至车况等多维度数据,促进保险产品“精准定价”,让驾驶习惯良好的“白名单”司机能够享受到更低的保费;同时,聚焦非法营运车辆精准打击,督导网约车平台公司升级准入审核,对不合规车辆实施动态清退。
保险公司对此积极回应。据统计,今年6月以来,漳州网约车参保总额增加13.9%。
对于长期在外奔波的网约车司机,除了保障他们养家糊口的核心资产,其他权益保障也在及时跟进。截至目前,当地累计为380名网约车司机提供免费健康体检,赠送意外险1488人次,保费148.83万元;积极推动网约车司机参与灵活就业人员住房公积金缴存,为司机提供住房保障,已有209名网约车司机开户缴存住房公积金,累计缴存额114.79万元。
一座城市的吸引力,不在于高楼大厦的炫目、车水马龙的喧嚣,而在于关注每一个群体,让每个为生活奔波的人都能有所获、有所归。
“外地游客来到漳州,我们就是城市的名片。”曾经做过快递员、货车司机,如今选择在漳州安家的网约车司机谢理庭告诉记者,“希望漳州的经济发展更好、文旅更热闹,这样我们的客源也会更多。”
“新就业群体总体热情高、干劲足,但也面临稳定性较低等难题。他们普遍期盼可靠的职业安全、合理的利益分配、充分的社会保障、有效的社会融入。”漳州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罗云漳说,“下一步,我们将根据试行效果,不断调整优化方案,让关心关爱服务从网约车司机覆盖到更多新就业群体,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归属感和荣誉感。”(记者 张子言)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闽政通APP

闽公网安备:35000899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