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市探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群众看病不再跑远路花大钱
近日,建瓯市小桥卫生院的巡诊医生又一次来到小桥镇霞抱村村民周奶奶家中,为她提供送医送药等上门医疗服务。周奶奶家境困难且中风多年,常年卧床。因此巡诊团队医生每月都会来到她家提供床边便捷的诊疗服务。
建瓯市山区广袤、村落分散,过去群众看病常常面临“跑远路、花大钱”的困境。近年来,建瓯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构建“县级强龙头、乡级稳枢纽、村级活网底”的三级联动服务体系,113支由专家、医生、护士和网格员组成的服务团队,将健康管理延伸到村民家门口。与此同时,5支“流动医院”车队每周深入偏远山村,车上配备彩超机、心电图等设备,让群众“路边就能做检查”。
为了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下沉,建瓯市实施“科包院”“科技副院长”等机制,14个市直科室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从市直医院选派5名优秀医疗人才到乡镇卫生院任“科技副院长”,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建设一个特色专科,培养一批业务骨干。
“建瓯市立医院作为医共体牵头医院,充分发挥龙头作用,持续优化重点学科建设,先后开设10个省级医疗专家‘名医工作室’。”建瓯市总医院院长黄荣彬表示,为强化资源共享,建瓯市依托县域“六大中心”,实现乡镇卫生院检查、县级综合医院出具诊断报告,提升了基层服务能力。2020年以来,共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远程心电诊断3.9万份、远程影像诊断7.9万份,医共体内上转县级医院1000余人次、下转卫生院1.7万人次,有效减轻了患者就医负担。
针对山区急救能力薄弱的问题,建瓯市总医院牵头打造“四大中心”和“心电一张网”,将溶栓药物、远程监护设备下沉至乡镇卫生院。
县乡村三级联动,让各级医疗资源得到了充分盘活,缓解基层医疗人才不足,满足群众需求。2024年,建瓯市县域内门急诊达264.32万人次,比2022年增长近6个百分点。(通讯员 范耀辉 魏诗琦)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