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当前位置:首页 > 解读回应 > 政策解读

《福建省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2022-03-14 20:44
| | | |

  近期,省邮政管理局牵头起草了《福建省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抓好《实施方案》贯彻落实,现进行如下解读。

  一、关于《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和过程

  农村寄递物流是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品下乡进村的重要渠道之一,对满足农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福建省境内多山,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农村数量多、分布散,农村消费潜力大,农产品出村进城的触网销售动力强、消费品下乡进村的网购消费潜力大。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邮政快递业与各方共同努力,持续推动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突破。与此同时,建设农村寄递物流体系仍存在末端服务能力不足、可持续性较差、基础设施薄弱等一些突出问题,与群众的期待尚有一定差距,亟待完善顶层设计,加强体系建设,提升发展质效。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21〕29号)要求,加大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力度,加快完善县乡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补齐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短板,推动农村地区流通体系建设,更好满足农村生产生活和消费升级需要,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本实施方案。

  二、《实施方案》提出的工作目标

  《实施方案》提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推动农村寄递物流与电商协同发展,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基本形成开放惠民、集约共享、安全高效、双向畅通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

  三、《实施方案》提出的体系建设

  为破解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更好发挥农村邮政的网络优势,充分利用农村各类末端配送资源,有效统筹寄递物流与农村电商、交通运输等协同发展,加快补齐农村冷链寄递短板,《实施方案》提出建立健全四个体系。

  一是强化农村邮政体系作用。加大邮政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到2022年底前基本建成邮政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在保证邮政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加强农村邮政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共享,发挥邮政网络在农村末端寄递中的基础性作用。推进县级中心及乡镇局所标准化、信息化改造,加快推动农村投递汽车化,提升建制村逐日班投递比重。统筹推进农村邮政便民综合服务站、乡镇综合物流中心建设。二是健全末端共同配送体系。鼓励邮政、快递、交通、供销、商贸流通等融合发展,推广农村寄递物流共同配送模式。加快农村共配骨干网络及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新建或整合一批交通客货场站、农村供销社、农村邮政网点、快递服务点、电商服务站、益农信息社拓展服务叠加功能,有效降低农村流通成本。三是优化协同发展体系。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水平,2022年6月底前在全省建设5个农村电商快递协同发展示范区,鼓励已建成的农村电商快递协同发展示范区所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利用示范专项资金给予补助。鼓励各地将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纳入“四好农村路”和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打造一批“交邮合作”“交快合作”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允许利用现有县级客运站闲置功能区域改造成县级分拨中心。引导邮政快递企业入驻乡镇客运站、综合运输服务站,共享场站资源和设施。鼓励“四好农村路”管护人员兼任邮件快件配送员。四是构建冷链寄递体系。完善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布局,加强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建设。鼓励在农产品产地建设预冷保鲜、分级分拣、包装加工等基础设施,试点共建共享共用。加快发展冷链寄递服务,推广冷链循环快递箱。引导和支持邮政快递企业加大冷链仓储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购置、改造升级冷藏车辆,提升末端冷链配送能力,到2025年前逐步建立覆盖生产流通各环节的冷链寄递物流体系。鼓励与批发市场、电商平台等企业开展合作,试点示范支持一批田头公益市场。通过现有资金支持渠道,加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产销冷链集配中心等大型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邮政快递企业参与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可按规定享受相关支持政策。

  四、《实施方案》提出的重点任务

  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将充分发挥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作用,促进城乡普惠、助力乡村振兴、增进民生福祉,着力解决农村地区农产品出村进城和消费品下乡进村的问题,推动完成四项重点任务。

  一是分类推进“快递进村”工程。全面提升“快递进村”水平,丰富农村品牌供给,拓宽双向流通渠道,实现快递服务进村的快递品牌数量显著增多。综合运用多种媒体渠道开展“快递进村”专题宣传。引导快递企业持续完善农村服务范围公示,推动服务范围信息同步接入电子商务平台。引导快递企业完善符合农村实际的分配激励机制。二是完善农产品上行发展机制。鼓励支持寄递物流企业为农产品上行提供专业化供应链寄递服务。持续优化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金牌项目示范作用,进一步培育推广我省快递服务现代农业“一地一品”“一县一品”项目,到2022年6月底前建设6个快递服务现代农业示范项目。三是加快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补短板。统筹用好现有资金渠道或专项政策,建设县乡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支持建设和改造农村寄递基础设施,提高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推动利用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等村内现有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资源,提供农产品寄递、邮件快件代投等便民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县乡村布设智能信包(快件)箱。引导快递企业总部加大农村寄递网络投资,给予偏远农村地区政策倾斜。各地要组织编制快递物流网点布局专项规划,并与国土空间规划做好衔接,为快递物流用地预留规划建设空间。四是继续深化寄递领域“放管服”改革。对于将70%以上的快递服务站(智能快件箱)设置在农村地区的企业,在申请快递业务经营许可时,快递服务站(智能快件箱)数量要求比照现行规定降低30%执行。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对于开办快递服务站、运营智能快件箱面向农村地区提供快递末端服务的企业,实施末端网点批量在线备案,备案回执在线下载,实现“一次都不用跑”。进一步畅通农村地区消费者投诉和申诉渠道。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健全县级邮政快递监管工作机制和电商、快递协会组织,加强行业监管和自律。

  五、《实施方案》的组织落实

  《实施方案》出台后,抓好落实是关键,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强化责任落实、加强协调配合,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支持措施,将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纳入相关规划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范畴,落实地方财政支出责任,承担交通运输领域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中邮政普遍服务、快递服务末端基础设施建设职责。同时,各相关部门要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将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纳入乡村振兴考核,研究出台相应支持政策,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我省将以《实施方案》出台为新的起点,把建设农村寄递物流体系作为邮政业“十四五”时期工作的重点,统筹谋划、系统推进,为畅通“双循环”提供更有力、更有效的寄递物流支撑保障。

附件:

政府文件全真版:

温馨提示: 请使用OFD阅读软件浏览源文件,如未安装点击下载

来源:福建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